
一個億的“最后一公里”
發布時間:2020-10-23 20:18:47貨物價值一個億
最后一公里的配送
前段時間,甲方的一個訂單,貨值一個億(數據庫服務器,每托盤60萬),要一次運輸到位。
干線運輸之后,要完成“最后一公里”的配送服務。
配送的要求是:物流公司卸車、物流公司送貨上樓、獲取簽收憑證。
貨量:6車
為了對甲方有保障,當然是要投保的。
投保只是風險管控方式之一,投了保之后,也不是就放心無憂了。
一旦貨物出險,保險公司會有高額的免賠額,而且在保險公司眼里,出險貨物是有殘值的,保險不予賠付殘值的價值,最終真正能賠下來的金額也是有限的。
盡管保險是不完美的,但投保還是一定要投的。(昨天我們有一單市內運輸,只有幾十公里的距離,需要從FX區運輸至JD區,2車貨物。我們安排投保了,這么近距離運輸的投保獲得甲方的認可,畢竟路上是否會發生交通事故誰也說不準。
但是如果真的出了險,賠償就能彌補甲方了嗎?彌補不了!因為甲方的貨物交期勢必會因出險而延長。
所以除了投保,物流公司在運作過程中,也是要認認真真做好運輸防護、保護等具體對策的。
針對一個億的貨物,我們是如果做“最后一公里”配送的呢?
1、做好貨物到達前的準備工作,提前安排卸車工具與人員;
2、做好卸車和送貨上樓的安全措施;
3、確保獲得簽收單據(憑證)。
針對1,做好貨物到達前的準備工作,提前安排卸車工具與人員;
(1)、細致跟進車輛的干線運輸進展,鎖定到達的日期和時間,與收貨單位預約送貨時間。
(2)、向收貨單位咨詢卸貨場地等現場環境情況。
(3)、經過團隊討論,工具方面安排了1輛叉車,3臺手拉液壓拖車;
(4)、人員方面,安排6名工人(含叉車工人);
(5)、將貨車、叉車、貨車駕駛員、叉車駕駛員、所有工人的詳細信息提供給收貨方報備(提前錄入系統)。
針對2,做好卸車和送貨上樓的安全措施:
(1)、卸貨當天,經門崗登記、審核之后,人員、叉車陸續入場,貨車一次只進一輛。
(2)、領隊工人與收貨人確認準確的送貨樓層、卸貨平臺位置;與保安確認貨車停放的位置,叉車作業區域,與各工人、駕駛員明確工作內容,職責范圍,發放工作證。
(3)、安排卸車時,一名工人用手拉液壓車將托盤送至車門處供叉車卸。在車上移動托盤的過程中,為了安全(防止托盤傾斜倒伏),全程由貨車駕駛員扶著托盤。
(4)、叉車卸貨之后送至貨臺上(期間又要與其他送貨單位、保安等多方人員做好現場突發情況的協調,確保卸車工作能順利連續的進行,不至于留一部分車輛未卸拖延至第二天)。
(5)、上樓過程:兩臺手拉液壓拖車,每臺分配2個工人,一人拉著,一人扶著(放傾斜倒伏)
(6)、上樓全程中不能蹭到物業方的電梯、走廊上的相關標識、消防按鈕等物品。
針對3,確保獲得簽收單據(憑證):
由領隊工人和收貨人一起清點數量,獲的簽收原件(按甲方規范要求簽收),簽收后,立即回傳給甲方確認簽收規范是否合格。
最終這次的最后一公里任務圓滿結束,一個億的服務器,順利交付。